榆林小曲的传说
发布时间:2017-12-12 00:00:00 浏览次数:12594
榆林小曲,又名榆林清唱曲,是脍炙人口的榆林地方音乐,至今约有500多年的历史,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。2006年初春,位于首都人民大会堂对面的国家博物馆,首次展出了全国首批57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榆林小曲榜上有名。作为明清俗曲保留至今的榆林小曲,至今流传在榆林城内的大街小巷之中,是以手工艺人为主的平民百姓俚曲。
据说,当年明武宗来榆林,九月到了山西偏头关准备西渡黄河时,忽然心血来潮,后悔自己忘了从宫里带些乐人过来。于是立即派人去太原府,征调红极一时的歌女刘杨氏以及她的父亲刘良、丈夫杨腾到偏关头,随驾“走西口”。刘良是以演奏为生的乐户,杨腾则是以制作乐器为生的乐工。
他们来到榆林,住在太乙神宫(今凯歌楼),刘杨氏一家人的演艺不能满足武宗皇帝的耳福,伴随武宗皇帝的太监们也亮起了嗓子,争先恐后的取悦皇上。太监本是变性人,嗓音自然尖声怪气的,听起来有点像女人的声音。惹得城内百姓往往驻足聆听,好不热闹。人们始终不明白皇上怎么喜欢这样的音乐。
时间长了人们终于听懂太监们口中唱出的搞笑逗乐之词,什么“秃子尿床”、“妓女告状”,一些心灵手巧的匠人们,从杨腾那里学到了制作乐器的手艺,从刘良那里学到了吹拉弹唱的技巧。
武宗皇帝离开榆林后,城中百姓根据记忆你一言我一语,酿成了“一般一人演唱,间有对唱或对白,男扮女声,真假嗓交替”的榆林小曲的雏形。
(李春元 搜集整理 ,摘自《榆阳文库》,仅供分享,版权归原著者所有)
明清小曲——塞上丝竹风
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)
据《榆林府志》载:自明成化九年(公元1473)建立卫城,大量移民实边,榆林便成为我国的九边重镇之一,常年屯驻重兵。到榆林做官的外省籍人,越来越多。尤其是从江浙一带来榆林做官的,先后占了外籍官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。各地人材的汇集,促成了各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,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艺术品种。
榆林小曲传唱团在世纪广场演出
据清乾隆皇帝《御批通鉴辑览金》中关于明武宗巡边至榆林的专篇记载称:正德十三年(公元1518)秋七月,明武宗经由山西,渡过黄河,先抵陕西府谷,于十月间到达榆林。住在城内太乙神宫(即今“凯歌楼”),每日有歌、舞、弹、唱,直至十四年(公元1519)二月初,方才由原路返回京师。行前纳了延绥镇总兵戴钦之女为妃,并大征女乐。
又据《榆林府志》记载:清康熙九年(公元1670),由江南来的谭吉璁(字舟石,浙江嘉兴人),任榆林堡同知,此人对榆林“边卫地之形胜与风俗非常熟悉”,对“人物艺文”也重视选录,对江南小曲十分喜好。来榆林带了家眷、使女、歌伎和所用乐器,闲暇时,常演唱似求乐。
从现在流行的榆林小曲中的曲牌、曲目、声腔、伴奏等多方面来看,它仍与明、清时期的江南时调、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以现存曲目与明沈德符( 1578-1642)的《万历野获篇》、清蒲松龄(1640-1715)的《俚曲》,刘廷玑的《在园杂志》、尤其是李斗的《扬州画舫录》等书中的记载相比较,曲牌名称相同的有18首:异名同词的有9首,异名同词同曲的4首。
榆林小曲和明、清小曲的曲目相同和类似的,大致有《大放风筝》、《大顶嘴》、《大送郎》、《纱窗外》、《九连环》、《盼五更》、《垂金扇》、《尼姑难》、《喜千秋》、《九杯酒》、《张生戏莺莺》、《洗菜心》、《日落西山》、《一连三》、《下荆州》、《夏日天长》、《睡眠迟》等。
榆林小曲传唱团的演出引得市民赞叹
《九连环》
陕西省第二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曲目
奴的呀,感郎咦儿呀,咦儿咦儿呀。情人呀,送奴一个九连环,九呀九连环。双双手儿解不开,解呀解不开,拿上把刀儿割,割呀割不开。
是何人,解开奴家九连环,奴家与你配夫妻,奴是一个女,他是一个男,男呀男子汉。哥哥呀,住城未住关,未呀未住关,虽然家下离不远,关上城门难,难呀难相见。
变成个鸟,鸟儿飞上天,飞呀飞上天,飘飘绕绕落下来,落下一只船,重呀重相见。雪花飘,飘来飘去三尺高,三尺三寸高,飘呀一个雪梅人,搂抱在奴怀中,怀呀怀中抱。
一更里一更鼓里咦儿呀,咦儿咦儿呀,二更鼓里不来了,不呀不来了,三更鼓里将半夜,四更鼓里叫,金呜叫明了。,五更里,五更三点天明亮,
天呀天明亮,情人一去不来了,不呀不来了,无奈何,进绣房,上牙床,红绫被,鸳鸯枕,枕边思,思边想,害得奴家思,思得奴家想,想呀相思病儿害。